贫困孤儿来宁“造”右耳
发布日期:2013-07-19 10:31:11
作者:孙茜 冯瑶
访问次数:5289
渴望拥有一对健全的耳朵进入大学校园
3岁失去父母,4岁就下地和大人一起干活;年迈的姥姥姥爷不分寒暑地劳作在几分地里,为让种的花生能多卖几个钱,17年来没舍得吃一颗。来自安徽贫困县的女生小如(化名)天生没有右耳,她一直希望能拥有一双正常的耳朵,和同龄人一样走进大学校园。17年辛苦备尝,今夏她终于圆了自己的人生梦。
不幸:幼年失去双亲 差点被送进孤儿院
提到外孙女的身世,姥爷忍不住摘下眼镜,用手擦拭着泛红的眼眶,直说孩子太苦。小如一出生就和常人不同,天生没有右耳。她的父母都是农民,家境不好,在她出生后不久迫于生计父亲就外出打工了。虽然小如有些先天缺陷,但母亲却没放弃希望,曾抱着她去周边的医院看过,当时医生说有办法可以让小如和正常小孩一样,但那时她太小,如果做手术要等到孩子长大。知道孩子还有希望,母亲很是开心,满心期待终有那么一天。然而命运跟小如开了个无情的玩笑,在她三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她永远失去了爱她的母亲,也失去了父亲。无父无母的小如一下子成了孤儿,由于唯一的亲人本身就度日如年,好心人劝他们把她送进孤儿院,看着瘦小的孩子,姥爷姥姥决定哪怕自己挨饿也要抚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不易:方圆十里的“高考状元” 最想当医生为奶奶治病
除了小如,还有另外两个没成家孩子要抚养,一家五口仅靠几分薄田维持生计。生活的不易,让小如比同龄孩子更加懂事,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小如4岁就开始下地干活,拔草、割麦、捡棉花,拔山芋,帮姥姥操持家务。艰难的家境,小如立志要读书,上大学,要改变自己的缺陷。学校减免了她的学费,她异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年年捧回三好生、优秀学生的奖状。她所在的地区是安徽有名的贫困县,多年没有人考上大学,十年寒窗苦读,这个励志的女孩终于榜上有名成了方圆十里名副其实的“高考状元”。说起高考志愿,小如不无遗憾:“能报的志愿只有会计和工商管理,其实我最想学医,当一名医生。”她的理由很简单,为体弱多病的姥姥治病。由于常年超负荷劳作,小如的姥姥累弯了腰,坐久了站不起来,风湿、胃病、支气管炎这些慢性疾病折磨得她浑身上下都疼。
不舍:为了帮小如圆梦 姥爷省吃俭用攒了十年
小如这孩子很乖巧,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跟姥爷姥姥要求什么。但有件小事却被姥爷牢记了十年。十岁那年,有一天放学回家小如跟姥姥说:“姥姥,我想把耳朵看好,想跟别人一样,我长大后一定好好报答你们。”因为先天缺陷造成了小如内心有些自卑,不太愿意和同龄人接触,从小到大她都留着披肩长发把耳朵遮住。听说了这事,姥爷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治好孩子的耳朵。为了攒钱,两位老人从不让自家地闲着,就连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花生也舍不得吃,能赞一分是一分。不仅如此,姥爷还密切关注小耳再造的信息,他请远在南京的亲戚帮忙,每次把看到的信息告诉他。今年夏天小如填完高考志愿,将要开始新的生活,尽管十年的积蓄不多,小如上大学还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但姥爷下定决心帮小如实现愿望,爷孙俩带着借来的钱踏上了来南京的求医之路。
昨天,记者在江苏省中医院整形科病房里看到了已经做过手术的小如,该科的陈刚博士介绍说,小如右耳先天缺陷,虽然没有耳廓,但听力还在,只要帮她重造一个右耳,外观上她基本和正常人一样,考虑到小如家庭非常困难,医院决定减免小如小耳再造手术的部分费用。
图为小如接受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