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交流 - 徐丹华 - 主任中医师 - 江苏省中医院
  • 医院首页
  • 医院概况
    • 医院概要
    • 党建文化>>
      • 医院文化
    • 医院领导
    • 组织结构
    • 院史沿革
    • 院务公开>>
      • 医院资质
      • 规章制度
      • 行风建设
      • 预决算公开
    • 美丽省中
    • 老年文化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 习近平论中医
    • 紫东院区建设
    • 活动公告
    • 杏苑报
    • 媒体报道
    • 内部公告
  • 就诊指南
    • 科室专家>>
      • 内科
      • 外科
      • 名医堂
      • 医技
      • 妇儿
      • 针推
      • 多学科联合门诊
    • 门诊排班表>>
      • 专家一周排班表
      • 专病门诊排班表
      • 2017年膏方专家排班表
    • 服务流程>>
      • 门诊就诊流程
      • 急诊就诊流程
      • 住院指南
      • 体检指南
      • 医疗纠纷处理流程
    • 一站式服务
    • 医院导航
  • 名医堂
    • 综合介绍
    • 大医风范
    • 名医名片
    • 高级专家
  • 省中特色
    • 优势病种
    • 特色诊疗
    • 诊疗中心
    • 特色制剂
    • 省中膏方
    • 冬病夏治
  • 重点专科
    • 国家级重点
    • 省级重点
  • 教育教学
    • 新闻资讯>>
      • 通知公告
      • 图片新闻
    • 处室管理 >>
      • 机构设置
      • 工作职责
      • 公开目录
      • 规章制度
      • 计划总结
      • 发展规划
      • 数据统计
    • 继续教育>>
      • 项目管理
      • 远程教育
      • 论文论著
      • 基础管理
      • 量化考核
      • 其他专题
    • 人才培养>>
      • 国家“师承”工作管理
      • 国家“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师承”工作管理
      • 江苏省“优才”工作管理
      • 江苏省青苗培养工程管理
      • 院“师带徒”学习班管理
      • 院“西学中”学习班管理
      • 院“周仲英师承”学习班管理
      • 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
    • 进修管理>>
      • 全院外出进修管理
      • 全院外来进修管理
      • 外来进修网上报名入口
    • 学术活动>>
      • 全院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专科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科普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
      • 全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管理
      • 全院大型医疗设备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放射和辐射上岗培训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经常性学术活动管理
      • 全院参加市医学会刊授继续教育管理
    • 教学管理>>
      • 非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
    • 名医工作室>>
      • 国医大师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 流派工作室>>
      •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江苏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 学会管理>>
      • 全院中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西医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全院管理学会系统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医院推荐优秀人才和先进集体管理(国家级、省级、市级)
    • 对外交流
    • 图书馆管理>>
      • 通知公告
      • 文献资料查询
    • 基地管理>>
      • 国家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基地
      • 国家城市社区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农村知识与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 国家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 国家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 国家(江苏省)中医临床进修基地
      • 江苏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 江苏省中医药继续教育政策研究室
  • 科研管理
    • 科技处
    • 临床研究院>>
      • 部门职责
      • 简介
      • 动态
    • GCP中心>>
      • GCP中心简介
      • 办事流程
      • 临床药理实验室
      • 临床专业科室
      • 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室
      • 工作动态
    • 伦理审查平台>>
      • 伦理审查体系
      • 伦理委员会
      • 研究利益冲突管理委员会
      •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委员会
      • 受试者之家
      • 工作动态
    • 学科办>>
      • 优势学科
      • 重点学科
      • 学科动态
    • 中心实验室
  • 健康宣教
    • 医患交流
    • 病友之声
    • 健康知识
    • 老年养生
    • 杏林论坛
    • 药学服务>>
      • 药学信息
      • 合理用药
      • 药品不良反应
      • 神农识草
    • 公益活动
    • 公告
    • 报告厅(beta)
    • 省中TV
  • 党建平台
    • 党建动态>>
      • 最新动态
      • 基层党建
      • 活动信息
    • 党史学习教育>>
      • 主题活动
      • 支部共建
      • 学习感悟
    • 党务公开
    • 党风廉政
    • 党员管理
    • 总支之窗>>
      • 内科总支
      • 外科总支
      • 门诊总支
      • 药学总支
      • 机关总支
      • 综合保障总支
      • 离退休总支
    • 网上党校
    • 文明创建
    • 统战工作
    • 职工之家
    • 青年园地
医患交流
提问:
2016-05-11
我的病情是:男52岁,宁波人,胃病四年,有食欲,嘴是很想吃,但少吃即饱,稍多吃就胀饱难受,餐后1、2小时,反而会感觉更胀饱,平躺后胀饱症状会减轻;嗳气(有点象打包隔),开始三年体重下降近10斤。自我感觉胃动力差。饿、饱都不舒服。 时常感觉胃中有气,但不会直接打出来,要想把胃中的气打出来需要深吸一口气、收腹才能把气打出,有打饱隔样的响声,有点像打饱隔但又不尽同,打出后感觉舒服了,一会儿胃中又有气了,又需要深吸一口气把气打出来,有时打不出来会胸满、上腹胀非常难受。 其它症状:食道有时有烧灼感(泛酸);打气多了会把胃中食物打出来; 有时会有一种似痛非痛,似饱非饱,似饿非饿的感觉。易疲劳,易感冒,特怕冷。个体情况:从小体质差,易感冒,冬天特别怕冷,四肢冰凉,多年来不能吃冷的,吃水果也得微波炉加热,吃冷的就会腹痛腹泻,夏天也不能喝凉开水,但服用温热的补药又会引发咽喉痛。
曾经就诊情况:治疗经过:本地中、西医院都看过,12年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胃窦部隆起糜烂”;13年胃镜:“胃窦部见数个糜烂”,但有好转;14年胃镜:胃窦部“散在斑片状充血”;也杀过螺杆菌。服黛力新、金奥康症状好转,但停药过一段时间后又打了;15年吃了近半年的中药(四逆散+二陈汤,半夏泻心汤)效果不明显;也打过针灸,这样断断续续地看了三年多的医生,病症时轻时重,疗效不佳。 15年11月胃镜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部糜烂、充血已痊愈。但还是有胃脘部涨,胃动力差,嗳气。 自己用生黄芪50克,陈皮10克,炖猪肚,分二天吃,吃了也喉咙疼。
希望获得的帮助:看了你的《徐景藩脾胃病临证经验集粹》,自我感觉为:气滞,脾气虚,胃寒。 上腹胀,嗳气,肯定有气滞;稍多食即胀,胃动力差,易感冒,易疲劳,是脾气虚;不能冷食,特别怕冷,胃中有寒。 辩证:气滞、气虚、胃寒。你看如何? 黄芪10克,炒白术15克,太子参15克,陈皮6克,炒莱菔子粉3克(吞),鸡内金粉3克(吞),乌贼骨粉3克(吞),白芨粉3克(吞),木蝴蝶6克,良姜5克,金果榄6克,吴萸5克,清甘草5克。 请教上方是否可以?黄芪是用生的还是炒的?温补的会喉咙痛,加金果榄是否可以?是否够?请指教,谢谢
提问:
2016-05-11
留言信息:

舌质有点偏淡,舌前半部白薄苔,后半部稍厚。

请教上方是否可以?黄芪是用生的还是炒的?温补的会喉咙痛,加金果榄是否可以?是否够?请指教,谢谢

提问:
2016-05-12
留言信息:

今年春节后嗳气比以前好了很多,胃脘部(剑突下)胀饱也有好转,现在主要是感觉胃动力不足,易疲劳,想用猪肚食疗:猪肚一只,黄芪15克,炒白术15克,太子参30克,生麦芽50克,陈皮5克,炒莱菔子15克,白胡椒5克,青果(干)15克。诸药纳入猪肚中,大火烧开,文火炖煮3小时,分二天食用,食猪肚喝汤。

补脾气配白胡椒以温胃,增加胃动力,配莱菔子运气消滞,也能增加胃动力,佐青果以防喉痛。这样是否可以,请指教。

徐丹华 回答:
2016-05-12
留言信息:上述问题已悉:,建议门诊诊疗。
Copyright 2012-2021 Jiangsu Province Hospital of Chinese Medicine All right reserved 江苏省中医院版权所有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55号    联系电话:025-86618472、86518612、86617141-20300/20130
技术支持:南京长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苏ICP备05011462号-1     江苏省互联网医院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