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日期:2012-12-13 21:07:04
作者:
访问次数:1339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引起下腰痛及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其发病机理,主要为椎间盘随年龄增长发生生理性退变,髓核弹性降低,纤维环受力不均,在椎体活动时,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裂隙处或破裂处突出,形成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突出组织压迫或刺激神经根、硬膜囊,引起局部炎症、充血、水肿,产生下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并且产生化学神经根炎及免疫反应,从而引发腰腿痛症状。由于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活动度及承载负荷较大,腰4/5和腰5骶1椎间盘突出临床最为常见。目前非手术疗法是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和基本方法,总有效率可达80%~90%。推拿为非手术疗法中的主要治疗手段,其常用手法包括滚法、四指推法、按法、揉法、扳法等,在临床上常根据术者的经验和手法习惯单独或者联合使用。其中扳法是临床医师最常选用的治疗手段,其目的主要是纠正脊柱侧弯、棘突偏歪,使错位小关节得以复位,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之间的位置关系,给神经的恢复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有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起决定性的作用,临床有大量治疗有效性的报道,但对于扳法的姿势、角度、力度等仍存在广泛争议,使用扳法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加重的报道屡见不鲜。
腰椎后扳拔伸法是四指推法推拿流派主要治疗手法之一,为江苏名中医、博导、享受政府津贴的邵铭熙教授所创,40多年来,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运用腰椎后扳拔伸法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逾万例,临床研究发现,该手法安全有效,较之传统的腰椎斜扳法,其对于扳动腰椎定位更加准确,患者的依从性较好,适用人群广泛,无副作用,扳动后复位成功率较高。
我科诊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总结:
(一)急性发作期
患者腰及下肢疼痛剧烈,跛行,腰椎或有侧凸,不能直腰行走,病侧椎旁明显压痛、叩击痛,患侧下肢放射痛明显,直腿抬高明显受限,加强试验阳性。此属神经根水肿期。患者多表现为:腰腿疼痛较甚,痛有定处,腰背僵硬,拒按,舌质多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1.推拿治疗
治则: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取穴:大肠俞、膀胱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阿是穴。
手法:四指推法、滚法、点按法、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等。
邵铭熙教授师承施和生先生的骨伤推拿经验,并结合四十多年的临床体会,提出“筋经为病,以痛为俞”;“骨正筋柔,气血调和”的观点,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为推拿名家邵铭熙创立,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安全有效,能克服以往传统腰椎斜扳手法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临床治疗328例,痊愈率为62.28%,显效率为17.72%,有效率为17.15%,无效率为2.85%。通过对抗牵引以松解痉挛或紧张的腰部肌肉、筋膜和韧带,拉宽椎间隙和椎间各小关节间隙,然后通过后扳拔伸以整复错位的腰椎小关节,解除滑膜嵌顿;同时轻微改变上、下椎体各相邻部位间的位置,改变神经根与其他组织的位置关系,以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的受压、牵拉或刺激。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迁延缓解期
病情趋向稳定,患者腰腿疼痛减轻,腰椎侧弯不明显或仅有下肢疼痛、麻木,行走不利。多表现为腰腿疼痛缠绵,转侧、屈伸不利,下肢畏寒,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象沉紧或濡缓。
1.推拿治疗
治则:温经通络、活血化瘀。
取穴:肾俞、命门、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绝骨、昆仑、阿是穴。
手法:四指推法、滚法、点按法、擦法、腰椎改良斜扳法等。
运用四指推法为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发现,①手法其镇痛效果不尽相同,四指推法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②四指推法的镇痛作用可能通过调节血浆中β-内啡呔、血浆中P物质来实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疼痛量化分析与β-内啡呔、P物质血浆含量的变化是一致的,四指推法的镇痛作用可能通过调节外周血浆中β-内啡呔、P物质的含量,改善机体的类症和免疫反应能力来实现的。
(三)康复期
患者腰腿疼痛进一步减轻,或有肌肉萎缩,行走腰腿酸痛不适,久行愈甚。多表现为腰腿疼痛悠悠,酸软乏力,劳累后加重,或兼有腰腿发凉,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
1.推拿治疗
治则:益肾健腰,松解粘连。
取穴:肾俞、命门、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绝骨、昆仑、阿是穴。
手法:四指推法、滚法、点按法、擦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
推拿治疗应标本兼治,益肾健腰,松解粘连,推拿手法可稍重,配合揉法、擦法、膏摩,以及腰、下肢的被动运动,要求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促进萎缩肌肉的恢复。运用四指推法为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推拿前后患者甲襞微循环流态的影响,发现推拿前甲襞微循环表现为血流缓慢,存在着红细胞聚集现象,推拿后甲襞微循环表现为血流明显加快,而且具有不同程度的红细胞解聚。表明推拿能够改善微循环,起到“血泵”的作用,达到活血化瘀之功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