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中医医院合作发展联合体”扩容至30家
发布日期:2015-05-05 17:34:13
作者:冯瑶
访问次数:6630
为深入贯彻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疗单位的有效合作,去年三月,江苏省中医院牵头成立了“南京都市圈中医医院合作发展联合体”,包括省中医院在内共17家周边各区县的中医医院。一年来,联合体发展势头良好,中医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基层,中医名家诊治数以万计群众,不少县市中医院纷纷要求赶上“二趟车”,4月25日,又有多家中医院加入组织,目前中医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已达30家。建立人才培训帮扶机制
对区县小型中医医院而言,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是影响医院医疗水平的直接原因,也是医院人气不旺,群众不信任、不愿来的主要原因。因而,提高医护人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增强诊断的准确率和医治的成功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省中医院专门针对各成员单位开设了面向各个人才层次的培训,包括基层医院派人员到省中医院进修、参加“省中黄埔”青年医师集中培训;省中医院派名医深入基层带教,进行讲座,点对点、名师带高徒的形式,通过多次理论熏陶和临床实践,大大提高了参训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据统计,2014年联合体成员单位到省中医院进修的各类人员总计60人次。秦淮区中医医院就选派了包括年轻医师、骨干医师、管理干部和医技人才等在内的四个层次的人员参与培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立重点专科交流机制
一个好的医院,并不在于各科建设都要齐头并进,始终均衡而高位的发展,而在于有那么几个引以为豪的特色专科,足以凭此而傲视群雄,立稳脚跟。妇科,作为省中医院的特色专科,不仅是院内出类拔萃的明星科室,更是其他成员单位取经探宝的对象。为帮助成员单位弥补在妇科建设上的短板,省中医院积极组织相关专家,调用相关设备,予以慷慨无私的援助。句容市中医院2013年全市产科资源调整后,被取消了妇产科建制。后来在省中医院的帮助下,建立了妇科门诊,人气越聚越旺,妇科发展逐渐起步。
建立院内制剂供给机制
现代社会,人们的病症日趋复杂,而院内制剂往往临床疗效显著,药到病除。然而,由于客观原因,有些医院并不具备生产院内制剂条件,这就要求在制剂生产上要各取所长,充分借用兄弟单位的成果,以备不时之需。省中医院从建院之初,名医名药云集,目前院内制剂有140多种,位居南京各大医院之首。较强的院内制剂制作和生产能力,为成员单位大开了方便之门。涟水县中医院仅2014年就从省中医院引进了3种,金额共计31758.2元的院内制剂,这不仅有效缓解了该院用药紧张的局面,也为其日后自主开发和制作膏方、药剂提供了借鉴的机会。
建立优质资源下沉机制
之所以找名医看病难,一大原因在于集中于大医院的名师名家,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无法诊治几近无限的患者。大批慕名而来的患者,有很多来自基层社区,农村,甚至区域以外。远近患者一拥而上,医疗资源自然供不应求。为了让基层民众能够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中医大咖的优质诊断,省中医院定期选派名老中医定期前往基层医院坐诊、查房,现场会诊、疑难病例诊断等,大大方便了基层群众。安徽省和县中医院作为“医联体”成员单位,虽处于省外,也同样享受这样的服务。去年11月,省中医医院副院长章亚成率21人医疗团队赶赴和县,医院超声医学科还与和县中医院B超室结成帮扶科室,开展义诊活动,仅当天接诊人次就达50余人次。同时,建立远程会诊平台,如睢宁县中医院在联合体成立之初就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目前睢宁县中医院远程会诊系统设备已经完善且运行良好,已基本满足日常会诊需要。此外,为逐步改善成员单位的基础设施状况,省中医院将自身富余的部分优质硬件无偿捐赠给有需要的医院。一年多来,和县中医院、句容中医院、睢宁中医院、盱眙中医院等单位已收到来自省中医院的病床200余张,病房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建立固定双向转诊机制
双向转诊,即“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这是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核心所在,也是推进医疗全覆盖的应有之义,更是医疗单位各扬所长的前提和基础。大医院拥有明显的人才、设备和技术的优势,而社区小型医院则在服务便捷性和网点分布量上占有天时地利。基本医疗在社区开展,而疑难杂症在大医院治疗,如此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将明显提高我国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省中医院与各成员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双向转诊机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盱眙县中医院过去一年在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医保、职工医保、军、残老干部医保等方面共向省中医院转诊了31位患者,有效解决了该县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南京都市圈中医医院合作发展联合体的建立,是探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模式。这种区域内医疗单位的抱团发展、强强联合,既有利于发挥各医院的优势,弥补各医院的短板,从而大大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改变医疗体系内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尴尬局面,推动优势资源的合理流动;更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省中医院院长方祝元教授介绍说,今后医院还将通过搭建联合体卫生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健全远程医疗诊疗模式,开通示范手术、专家会诊、学术讲座等视频通道,进一步加强远程会诊合作机制,提高远程会诊平台利用率,完善联合体区域卫生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各成员单位开通江苏省中医院4G智慧远程会诊中心平台,使联合体区域内的患者享受到江苏省中医院的医疗服务。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便于院内制剂在联合体内的流通使用。根据双向转诊的临床标准,制定联合体内各医疗机构间患者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医技部门诊查、绿色通道机制(检验、影像、B超等)。积极寻求当地医保政策的扶持,将转诊医院纳入其医保报销的范围,争取患者在转诊医院内治疗的报销比例与当地相同,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人民群众健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