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2022年3月,一场疫情守“沪”战打响。江苏省卫健委组建援沪方舱医疗队支援上海,疫情就是命令,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高度重视,闻令而动,第一批103名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迅速集结出征,驰援上海临港方舱医院。4月1日出征以来,省中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医护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让中医智慧中医方案在党旗飘扬的临港方舱传递,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省中人的初心和使命。
奉献担当 彰显榜样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援沪临港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江苏省援沪方舱医疗队中医专家组组长、江苏省中医院援沪医疗队总领队、副院长吴文忠率领下,发扬省中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奋战,不辱使命。
根据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江苏省中医院援沪医疗队103名队员整建制接管临港方舱6#B3-1区,并协助南通医疗队管理B3-2及B3-3区,共1000张床位。进入临港方舱时,舱内各设施仍未完全完工。不能等!领队、副院长吴文忠带领医疗队领队助理兼联络员、医务处处长蒋华,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谦,医疗队护理组组长、护理部主任段培蓓立即召开会议,共同讨论,合理布局,优化流程,协调对接,同时建章立制,加强院感防控再培训,统筹江苏援沪医疗队中医方面的整体工作。
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开舱前,吴院长一马当先,亲自带队多次进入方舱,指导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排摸风险、物资调配等,事无巨细。在他的带领下,医护团结协作,4月6日方舱顺利开舱,当天收治患者286人。为了进一步统筹江苏省援沪方舱医疗队中医药推进工作,吴院长想尽办法,动足脑筋,经常工作到凌晨1-2点钟,第二天一早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常常睡眠不足3小时。作为领队和援沪方舱医疗队中医专家组组长,他深知此行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做好医护人员院感防控…他每天工作排的满满的,他关心医护团队每一位队员,给他们鼓劲鼓励,临港方舱6#B3-1区经常看到他冲在一线的身影,为了工作经常错过饭点。“在方舱,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抗疫最吃劲的时候,做好带头表率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的担当”吴院长表示。
中医方案 在方舱里经久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江苏省中医院抗疫医疗队经历了武汉方舱、武汉江夏中医院、黄石中医院,南京公卫中心,扬州抗疫,积累了临床经验,贡献出中医智慧。
此次援沪支援方舱医院,希望大家要发挥好中医药优势,针对上海疫情特点,患者临床表现,用中医理论分析,拟定切实可行的中医方案。”4月1日临行前,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教授的嘱托时刻牢记在心。4月6日5:00,江苏省中医院援沪方舱医疗队临港方舱医院B3-3 1F区正式开舱,当天收治了286名阳性感染者。吴院长带领医护团队第一时间为所有患者发送了医院院内制剂芪参固表颗粒和中药香囊,受到患者欢迎。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医药在抗疫中的作用,吴院长带领大家在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同时,结合临港方舱医院隔离点收治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初步拟定了《临港方舱隔离点江苏省援沪医疗队奥密克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治疗方案》,通过视频与医院抗疫专家组开展视频连线讨论,在江苏省名中医、省卫健委新冠肺炎专家组首席中医专家、江苏省中医院援沪医疗队首席专家奚肇庆教授的亲自指导下,对方案进行优化完善,运用中医药方法精准诊治方舱患者,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运用穴位按摩、拍打经络、八邪操等非药物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进一步提高患者免疫力,该方案对指导江苏省援沪方舱医疗队发挥中医药抗疫工作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坚定信念 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
出征前,院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江苏省中医院援沪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吴文忠任党支部书记,段培蓓任党支部副书记兼组织委员,王谦任党支部宣传委员,蒋华任党支部纪检委员,史志雪任党支部青年委员。
在临港方舱医院,支部一班人明确职责,强调临时党支部是在非常时期成立的,虽为临时党支部,但党心不临时、作用不临时,全体党员、青年医护人员要听从召唤、听从指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圆满完成援沪任务。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53名党员医护冲锋在前,37名青年医护人员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纷纷表示要加入党组织,听党指挥。临时党支部举旗帜、聚人心、送关爱,担使命、冲在前、做表率,在抗疫主战场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扬省中人不惧艰险、吃苦耐劳、团结奋战的精神,真正做到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临港方舱。
风雨同舟,同心抗疫,守望相助、温情守“沪”,相信用爱驱散的阴霾过后,黄浦江两岸必会呈现出更加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