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育桃李,强国有我谱华章。金秋九月,桃李芬芳,9月9日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学联盟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礼堂隆重召开。
出席本次大会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医学部主任、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岐黄学者方祝元教授,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文忠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第一临床医学院党委书记赵霞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周恩超教授,全国名中医唐蜀华教授、刘沈林教授,全国名中医、国家教学名师汪受传教授,全国名中医、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岐黄学者吴勉华教授,全国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联盟理事长、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黄桂成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狄留庆教授,联盟医院及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领导,附属医院的院领导及科教部门负责人,学系主任、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受表彰人员、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近800人参加了本次庆祝大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赵霞教授代表学校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教学事业的前辈们、向全体奋战在一线教书育人岗位上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她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中医药继承人是我们共同的使命与担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等期望和标准,做到“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希望各位同仁当立师之高义、尽师之本职,用心立德树人、潜心以文化人、专心教书育人,争当楷模,以身作则,让学生遇到最好的老师,让老师遇见更好的自己,为振兴中医药教育事业踔厉奋进!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随后,五名学生代表为刘沈林、汪受传、唐蜀华、吴勉华、黄桂成老师敬献鲜花,表达了对名师大家多年来教书育人的感激之情。
为激励广大教师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附属医院副院长闵文宣读了表彰决定,与会领导对获奖教师和先进集体予以表彰和颁奖。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汪受传教授、唐蜀华教授为吴勉华、方祝元、黄桂成
颁发教育教学卓越贡献奖
我院党委方祝元书记为谈勇、肖艳颁发教书育人突出贡献奖
吴勉华教授、黄桂成教授为周恩超、任青玲、曾亮、易岚颁发教学改革创新争先奖
附属医院院领导为思政育人先进个人颁奖
联盟医院及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领导为优秀教师、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颁奖
罗立波教授强调了思政育人的重要性,介绍了常州市中医医院全方位、立体化打造思政育人平台的经验和做法。
徐程同学回忆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一名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感谢老师们教导与鼓励、关心与支持,让他拥有了放飞理想、攀登高峰的勇气和力量。
张海涛同学在发言中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作为学生得以求知、修德、强能、报国,在成长的这条道路上,他会继续用勤奋书写未来,脚踏实地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最后,方祝元书记代表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部向长期坚守岗位、潜心教育教学的全体老师,向奉献毕生心血智慧、推动中医教育事业发展的老前辈、老领导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方书记指出,回眸南中医办学近70年的流金岁月和辉煌历程,今年的教师节恰逢三个重要高光时刻:一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第一个教师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扎实下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这步“先手棋”。二是我校中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后第一个教师节。中医学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中医学学科提档升级进入A类,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人才培养成效再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医学部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三是所有联盟单位在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后,线下共聚的第一个教师节。在三年中,联盟单位的广大医护教职员工不畏艰险,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从治病救人到立德树人,以实际行动捍卫人民健康、办好人民教育,彰显了大学附属医院的责任和担当。
当下中医药事业发展恰逢三个重大机遇。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天时,二是江苏中医深厚积淀的地利,三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学联盟精诚团结、休戚与共的人和。方祝元书记强调,目前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做实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以本科为本。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中医学所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引导广大中医本科学生青春梦想与家国情怀的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在中医临床课程教学中,我们要推动理论教学紧密联系临床实际,尤其要重点培养中医本科学生的中医思维、实践能力、人文精神,真正让中医人才学习于临床、成长于临床、服务于临床、成就于临床,成为“能看病、看好病”的行家里手。
二是以教材为纲。教材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反映人民重大关切,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先进成果,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我们一定要秉承学校教材建设的优良传统,注重优质教材申报和修订,形成校本教材、区域创新教材、行业规划教材、国家规划教材的培育建设梯队;同时,不仅要编好传统的纸质教材,更要探索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特征、彰显南中医特色的数字化教材。
三是以教师为根。尊师重教的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我们要加强教学团队和教师梯队建设,支持和吸引更多优秀中医人才热心从教、精心从教、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要引导年轻老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以当一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叹为观止的新时代“中医大先生”为人生目标和事业追求。我们还要更加注重发挥好良医大师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一名好医生向一名好教师的角色转型,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优质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积极推动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获取的良性转变。